第十一章 东南剿倭粮饷统筹处_朕就是万历帝
优书网 > 朕就是万历帝 > 第十一章 东南剿倭粮饷统筹处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十一章 东南剿倭粮饷统筹处

  地方还有多少贪官污吏?不知道!

  让他们为胡督筹集军资粮饷,他们敢收一百万两银子,只报十万两。中间再飘没三成,到胡督手里只有七万两。

  够用吗?完全不够用。只能继续筹集粮饷。

  结果地方百姓苦不堪言,军前粮饷又入不敷出,两头吃苦。可钱粮哪里去了?全被他们这些混蛋在中间给贪墨了。”

  徐渭听着朱翊钧侃侃而谈,发现世子年纪虽小,可说话思路非常清晰。

  说话的语气和神态,非常自信和从容。仿佛说出来的每一句,都是经过深思熟虑,非常坦诚地说给你听。

  有意思。

  这位世子真的如汝贞兄所言,有好圣孙的天资。

  “可是胡督那里,粮饷要紧,耽误不得。于是我就向皇爷爷提出了这个建议。什么民办,官办,我看来,最合适的说法应该是皇督民办。

  借用民间成熟的商号体系,聘请经理,信托经营,所获利润专资军用。皇爷爷派遣专人,专事监督,尤其是审计账目,盘查库存...”

  胡宗宪听得脑子有些晕。

  徐渭却越听越精神,心里也隐隐猜出些意思来。

  朱翊钧最后说道:“皇爷爷把东南剿倭粮饷统筹处交给我总理,所以今日来拜访胡督和文长先生,一起合计合计,如何把东南剿倭粮饷统筹处办好,确保东南剿倭军资无虞,为君分忧。”

  这句听懂了!

  胡宗宪惊喜地差点跳起来。

  他一直担心,东南剿倭粮饷统筹处要是文官牵头,会多受羁绊;要是太监牵头,会多受盘剥。

  现在好了,居然是裕王世子牵头,对,叫什么总理。

  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。

  他坐镇东南剿倭粮饷统筹处,文官不便插手,宦官不敢沾手。

  朱翊钧继续说道:“我年幼,还要读书,总理一事,分身无术,可能看顾的不多,所以需要有一位总办,亲领事宜。

  当时胡督在仁寿宫的时候,我也提议过,延请一位品行才干都认可的致仕官员。皇爷爷拟定了一份名单,让我选。我左思右想,最后选定了前户部左侍郎赵贞吉,大洲先生。

  内阁已经往内江发了急票,召大洲先生进京。”

  朱翊钧从袖子里掏出一份文卷,说道:“大洲先生到京还需要些时日,但我们不能干等。

  东南剿倭粮饷统筹处是为东南剿倭筹集粮饷,所以胡督你这里,当出一人,以为会办,作为大洲先生的副手。我看文长先生最合适不过。”

  徐渭猜到了。

  胡宗宪心里又惊又喜,还有点舍不得。

  他非常惊喜徐渭入了世子的法眼。

  可是徐渭非常有才,对他帮助良多,有些舍不得。

  但是转念一想,世子是皇上最宠信的好圣孙,说话比裕王、徐阶等人都管用。

  有好友徐渭在他身边待着,自己等于朝中有人,也就能放心大胆地在东南用兵,不再像以前,瞻前顾后。

  朱翊钧把那份文卷递给徐渭。

  “文长先生,这是我草拟的东南剿倭粮饷统筹处筹建草案,你多提意见。

  我还提名了一位会办,原杭州织造,内官杨金水。他非常熟悉东南的商贾之事,与先生同为大洲先生的左右副手。”

  徐渭心里有数,既然是皇督民办,自然会塞宦官进来。

  “殿下,请问这位杨会办,某去哪里拜会?”

  “他啊,去年在杭州受了刺激,三魂六魄丢了一半,疯了。被司礼监黄公送去朝天观。这些日子,真人为其祈福做法,居然慢慢地把魂魄收了回来。

  我见他以前挺机灵的,会办事,现在又完全复原,就禀过皇爷爷,跟黄公把他要了过来。胡督,文长先生,你们去朝天观,把他接出来吧。”

  “是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sw8.cc。优书网手机版:https://m.ysw8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